江浦街道白马社区做好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工作

来源: 南京市浦口区社区学院    发布日期:2017-11-21

  近日,社区利用再就业培训的机会,为参训人员开展关于就业创业政策方面的宣传。为了让有就业创业意向的居民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,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为居民分发了宣传册、宣传页,并根据政策内容做了逐条解读。

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,就业、创业的市场环境和要求也在不断转变。尤其对于刚刚踏入社会的劳动力资源,他们的选择范围和领域较广。为了帮助这些怀揣梦想、勇于尝试的就业、创业人群取得成功,浦口区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。希望通过补贴、奖励等方式,激发劳动力资源就业、创业的热情,同时释放以下几方面信号:

  鼓励创业对象 “理”中带“创”。从政策的内容上看,许多政策的初衷还是鼓励劳动力资源理性创业、就业。政策面向的对象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,避免出现“热情有余,理性不足”的现象。在尽可能细化创业计划方案的基础上,拿出具有创新性、潜在市场竞争力的创业项目。这样,可以给今后有创业意向的劳动力资源树立好的模板。

  希望成功对象“成”后带“就”。政府希望一些创业成功的政策覆盖群体能够带动当地就业。尤其对一些刚走入社会,渴望就职的劳动力资源,政府希望创业成功的经营主体能够尽可能将其吸纳到创业团队中。这既能为广大创业群体补充优质人力资源,也能帮助社会减轻就业压力,彰显创业成功群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。

  激励孵化主体“精”益求“精”。目前,多地都建立了创业孵化服务机构,他们对有创业意向的人群和项目进行较为精细的服务、培训。创业群体将在那里接受“打磨”,成为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“精品”。在孵化过程中,孵化园区(基地)将根据孵化对象的实际需求,尽可能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,让这条高技术含量的生产线多出好的“成品”。

  引导政策走向“细”而不“赘”。浦口区就业创业政策从实际运营、成功创业奖励、创业孵化、吸引人才等方面,对创业群体进行政策鼓励。政策内容尽可能做到细致、实用,让创业的全过程在政策的“呵护”之下。在政策内容解读方面,运用简单、明了的语言,合理的政策架构,避免华而不实的政策内容掺杂其中,让政策真正面向创业对象。

  社区希望通过政策解读,为有就业创业意向的居民提供准确的政策宣传。同时,希望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能够与居民有更加深入的交流与互动。让政府能够详细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,为今后制定相关惠民政策提供依据。(江浦街道社区教育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