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降养生科普会 巧制香囊祈如意----江浦街道求雨山社区开展霜降节气活动

来源: 南京市浦口区社区学院    发布日期:2025-10-24

为传承中华传统节气文化,普及秋冬养生知识,1023日,求雨山社区开展“霜降养生科普会 巧制香囊祈如意”主题活动,通过“科普宣讲+手工DIY”的沉浸式体验,深入了解霜降节气内涵,学习实用养生技巧,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增进邻里温情。

“霜降不是‘降霜’,是地表温度跌至0℃以下,水汽凝结成霜的时节。”科普讲解以一句通俗解读开篇,瞬间抓住居民注意力。屏幕上,“豺乃祭兽”的古老物候与现代气象数据并置,志愿者老师循着“自然规律—文化习俗—养生要点”的脉络,将节气内涵层层剖开:从“吃柿子补冬”的民俗里,聊透秋日润燥的饮食逻辑;借“登高赏菊”的传统,延伸出秋冬户外锻炼的注意事项;最后落点到“早睡晚起”的作息建议与“萝卜山药熬粥”的食疗方,让抽象的节气知识,变成可触摸的生活指南。

科普话音刚落,桌上码放整齐的柿子造型布套、蓬松的棉花团与分装有序的香料包便立刻吸引了全场目光,“柿柿如意”香囊DIY环节顺势拉开帷幕。“大家看这布套的造型,‘柿’谐音‘事’,咱们亲手做的香囊,既可以挂在衣间当装饰,更藏着‘事事如意’的好彩头。”志愿者老师举起材料包,边展示边介绍,话音未落,艾草的清苦与丁香的馥郁便随着打开的料包漫溢开来,活动室里顿时萦绕着温润的草木香气。居民们迫不及待拿起布套,目光紧紧跟着老师的演示:先将少量棉花塞进布套底部定形,再舀入适量混合香料,最后填满棉花让造型饱满,捏紧开口处系上挂绳。指尖翻飞间,有人轻捏棉花调整蓬松度,有人细嗅香料控制用量;遇到拿捏不准填充比例的居民,志愿者老师立刻俯身,手把手教她们“先棉后香、少量多次”的小技巧。一时间,棉花的轻柔触感、香料的清新气息,伴着居民们的轻声交流,将活动室的暖意烘托得愈发浓厚。

“你看我这个,造型多饱满!”活动尾声,居民们举着亲手制作的香囊相互展示,脸上满是成就感。此次霜降主题活动的开展,不仅让中华传统节气文化在互动体验中落地生根,更以“文化+健康”的形式搭建起邻里交流的桥梁,切实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。未来,求雨山社区将继续以传统节日、二十四节气为纽带,策划更多兼具文化深度与实用价值的社区活动,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,让邻里温情常伴左右,持续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底色。(浦口区江浦街道社区教育中心)